
新闻动态
转自:劳动午报
近日,通州区城管执法局聚焦群众需求,在垃圾分类宣传、市民诉求响应、夜间环境治理等领域精准发力,以多样化举措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。
通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“大手拉小手,共倡垃圾分类新风尚”主题活动,为社区环保氛围注入新活力。活动中,通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执法人员、志愿者与小朋友分组结伴,在区域内开展垃圾捡拾活动,现场指导孩子们区分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,在互动中掌握分类常识。
永顺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市民热线反映“范庄某公寓停车场堆有建筑垃圾”线索后,迅速行动,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。经查情况属实后,责令停车场负责人立即整改。与此同时,该执法队全面推行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运行管理制度,通过源头管控与跨部门协同,推动执法模式从“被动处置”向“主动服务”转型,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。
为破解夜间施工扰民难题,九棵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推出“静夜思”治理模式,构建“人防+技防”双重监管模式,对施工工地进行不间断监测,一旦发现噪音超标或违规施工,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处理,形成快速响应的闭环机制。数据显示,经过专项整治,区域夜间施工扰民诉求环比下降83%。执法队通过日常执法,加强宣传普法力度,使施工方主动安装降噪设备、调整作业时间,实现从“强制规范”到“自觉遵守”的转变。
下一步,通州区城管执法局将持续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不断创新工作方法,为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治理效能贡献更大执法力量。
□本报记者彭程